關鍵詞:控制實驗 調查實驗 土壤ph 溫帶草原 生物量
摘要:生物量與多樣性的關系一直是生態(tài)學研究的熱點問題,已有研究顯示二者的關系受環(huán)境因子的影響,但是關于土壤pH變化對草原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多樣性的影響及其在樣帶空間調查實驗與定點控制實驗之間差異的研究還無報道。采用樣帶調查實驗和控制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在自然條件下內蒙古草原樣帶上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多樣性的關系變化及其與土壤pH的關系,同時通過外源添加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研究人為改變土壤pH后草原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多樣性的關系變化,并比較樣帶調查實驗和控制實驗兩種方法所得結果的差異及機制。研究結果表明:1)在樣帶空間梯度上,土壤pH變化主要受土壤類型、植被類型及干旱指數的影響。沿天然的pH梯度,地上生物量與土壤pH間呈現為顯著的U型曲線關系,物種豐富度與土壤pH也呈顯著的U型曲線關系,生物量與多樣性二者之間為顯著正相關關系;2)在定位的酸堿控制實驗中,地上生物量與土壤pH間呈顯著的上凸單峰曲線關系,物種豐富度與土壤pH之間也呈顯著的單峰曲線關系,生物量與多樣性的關系因植被類型而異:在荒漠草原二者為正相關,而在典型草原二者無顯著相關性??梢钥闯?草原生物量和多樣性與土壤pH密切相關,并且在樣帶上和控制實驗中呈現出相反的結果,多樣性和生物量的關系也不完全相同。兩種研究方法出現差異的原因是樣帶觀察反映的是生態(tài)系統(tǒng)長期適應的結果,而控制實驗結果反映的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對環(huán)境變化的短期響應,這種時空尺度的差異造成了兩種研究方法所得結果的不同。
草業(yè)學報雜志要求:
{1}每篇參考文獻,要求注明在文章中的使用位置;參考文獻,必須方便讀者查找,至少要能找得到,一般包括作者名、文獻名及文獻出處三個部分。
{2}要求選題新穎、觀點鮮明、資料準確、數據翔實,具有一定的學術交流價值或普遍借鑒意義。
{3}獨著稿件優(yōu)先于聯合署名稿件進行錄用,本刊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4}公式及正文的變量應使用斜體表示,并在第一次出現時給出具體含義,杜絕同一字母兩種含義的現象。行文中需用到的公式應統(tǒng)一順序編號。
{5}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詮釋和說明,用數字加圓圈在右上角標注,如①②……,注釋內容排在頁腳。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