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都 程度加強副詞 顯域 隱域
摘要:本文回顧了“都”的句法、語義與語用研究的現狀,結合種種語言事實重新考察它的意義與功能,指出:(1)“都”能夠與全稱量詞“所有”“每個”等共現的事實說明,它不是真正的全稱量詞,因為相關名詞得到量化之后,沒有理由再接受二次或三次量化(如“所有學生全都及格了”之類的語句中,若“都”被視作全稱量詞,“全”也可被視作全稱量詞,這意味著“學生”要經受三次量化);(2)從技術上講,由相關名詞產生的一個變量也不允許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算子約束,否則會違反雙射原則;(3)“都”是從“匯聚”這個較為具體的初始義,虛化為表可高可低的“程度”這個較為模糊的引申義,此即描寫語法里提及的“都1”“都2”和“都3”共享的義素,DEGREE=DOU 1∩DOU 2∩DOU 3,因此,“都”是一個表程度加強的副詞;(4)“都”的使用能夠增強句子的語力,同時又能夠引發(fā)某個關涉域:其作用范圍可為顯性,即由其所在句子的形態(tài)句法結構得以確定;也可為隱性,即存在于語用層面,需要聽者基于豐富的世界知識進行語用推理。由此,確定“都”的關涉域(顯性或隱性)是統(tǒng)一解釋各種“都”字句的關鍵,而其關涉域的確定又依賴于對結構、語義和語用之間互動關系的全面把握。
當代語言學雜志要求:
{1}摘要慎用長句,只分1個自然段落。摘要之后須有關鍵詞,由3—8個反映論文主題內容、并用空格隔開的詞或詞組所組成。
{2}本刊歡迎具有學術性、前沿性、思想性的稿件, 對選題獨特、視角新穎、有創(chuàng)見的文稿尤為重視。
{3}文稿要求內容正確、準確、專業(yè)、完整,強調創(chuàng)新性,注重實踐過程中的發(fā)現與創(chuàng)見,避免和回避帶有宣傳性質的純粹經驗介紹,文字精煉,結構嚴謹,數據可靠(重要數據請注明出處)。
{4}題目應簡明、確切,便于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一般不超過20個字。
{5}文稿的首頁末注明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籍貫、性別、職稱、學位、專業(yè)研究方向及論文屬何項目、資金來源。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