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文化轉場 敦化經變畫 早期佛經漢譯
摘要:從兩個研究平臺的交錯,我們漸漸地形成如下研究方法。第一,橫向研究:敦煌與榆林窟普賢變比較,比如象牙數的變化、普賢形象的變化坐姿的變化、大象位置的變化等。第二,縱向研究:敦煌西夏壁畫中的“普賢變”與唐代“普賢變”的區(qū)別,在構圖框架、顏色,比如乘象普賢的出現與法華信仰的關系、《法華經》的翻譯和乘象普賢的出現的時間差。第三,縱橫向研究:敦煌壁畫《法華經》與《華嚴經》普賢變比較,一個是區(qū)域性的普賢變比較,一個是不同經變普賢形象的比較。佛教藝術經變在敦煌壁畫中的展現,可以為縱橫向視野的文化轉場研究提供生動的資料。我們關注的研究論題框架是:文本與藝術是如何轉場的?藝術的特點與文本的特點是什么?時間上和內容上的相異性如何?
佛學研究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5~30條,其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即按在正文中被引用的先后順序排列。
{2}所投稿件,因泄密、數據不實、一稿兩投、署名先后、剽竊等不良行為由第一作者(或本人)負責。
{3}編輯部收到稿件后立即返回回執(zhí),作者日后聯系時需注明稿件編號。
{4}稿件正文內各級標題按“一”“(一)”“1.”“(1)”的層次設置,其中“1.”以下(不包括“1.”)層次標題不單占行,與正文連排。
{5}所投稿件需附300字以內的中英文摘要、3~5個關鍵詞,文章題目、關鍵詞均應列出中英文。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