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骨肉瘤 預后 化療
摘要:目的分析40~60歲肢體骨肉瘤病人的臨床治療療效,總結預后相關因素并探討治療策略。方法回顧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5年10月國內(nèi)7家骨肉瘤治療中心收治的確診為肢體骨肉瘤的62例病人的資料,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齡范圍限定在40~60歲,平均年齡為50.4歲;收集病人一般情況、發(fā)病部位、術前穿刺、化療情況、手術方式、復發(fā)轉移及生存情況等。以上述因素為變量指標,應用Kaplan-meier法測算生存率,研究這些因素與3年、5年生存率之間的關系。結果62例肢體骨肉瘤病人中發(fā)病于膝關節(jié)周圍者50例,約占80.6%。62例病人均得到隨訪,隨訪12~115個月,平均隨訪時間為43個月;3年和5年總生存率為80.6%、56.5%;3年和5年無瘤生存率為41.9%、32.3%;5年總生存率:術前化療組與未化療組分別為51.5%、62.1%;術后化療組與未化療組分別為52.1%、71.4%;術前術后均化療組與均未化療組為51.6%,61.3%;保肢手術組和截肢手術組分別為57.1%、53.8%。術后無復發(fā)轉移、單純復發(fā)、肺轉移、多發(fā)轉移的病人3年生存率分別為89.7%、78.6%、50.0%、73.3%。結論40~60歲肢體骨肉瘤病人,膝關節(jié)周圍發(fā)病率高于年輕病人,且預后較差,其預后與術前穿刺明確診斷、術后復發(fā)轉移情況密切相關,其臨床治療應當建立在充分切除腫瘤的基礎之上,嚴格遵照Enneking外科分期,降低腫瘤的復發(fā)轉移率,以期改善預后。
骨科雜志要求:
{1}文章正文的標題、表格,插圖必須分別連續(xù)編號。
{2}來稿須符合本刊注釋規(guī)范要求,采用頁下腳注形式,每頁重新編號。
{3}編輯部有權對錄用稿件作技術性和文字性的適當修改,定稿后(或排版中)不得任意修改。
{4}摘要:概括論文研究的方法、結果和主要結論,300字左右。
{5}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單位、職稱及聯(lián)系方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