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銅 抗菌
摘要:采用兩步陽極氧化法制備出孔徑為75nm的多孔陽極氧化鋁(PAA75),并使用交流電沉積技術在PAA75孔道內裝載納米Cu。采用場發(fā)射掃描電鏡(FESEM)觀察樣品微觀形貌,進一步采用X射線衍射(XRD)、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XPS)對材料化學組成及晶型進行了表征和分析。選用大腸桿菌(E.coli ATCC 8099)和金黃色葡萄球菌(S.aureus ATCC6538)測試Cu/PAA的抗菌性能。研究結果表明,本方法制備的Cu/PAA中Cu主要以Cu0存在,并且Al和Cu所占原子比為17.77∶0.71。體外抗菌測試表明,Cu(10s)/PAA對E.coli的1d、2d和3d抑菌率分別為82%±11%、78%±7%和45%±4%,對S.aureus的1d、2d和3d抑菌率分別為89%±4%、75%±8%和56%±11%。
工業(yè)微生物雜志要求:
{1}正文中的文獻號碼,請寫于引用處的右上角,用方括號。引用文獻一般不超過20篇。引文必須準確,與原始書刊資料核對無訛誤。
{2}本刊對重大研究成果將使用“快速通道”,論文將在近期時間內發(fā)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發(fā)表的論文,作者應提供關于論文創(chuàng)新性的書面說明和查新報告。
{3}編輯部對稿件采用雙向匿名評審,公平評審,并根據(jù)審稿專家的意見確定擬錄用的稿件,對不宜錄用的稿件及時通知作者退稿。
{4}本刊統(tǒng)一采用頁底腳注的形式,每頁注釋重新編號,注釋序號用①,②……標識。注碼置于引文結束的標點符號之后右上方。
{5}關鍵詞是表述論文中心內容且具有實質意義的詞匯,一般為3~8個,以分號分隔.盡量采用《漢語牛題詞表》或各專業(yè)豐題詞表提供的規(guī)范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