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終身教育 法治 理論 政策 實踐
摘要:70年中國終身教育的法治歷程大致經(jīng)歷了四個發(fā)展階段。其一是法治理論與實踐的探索期(1949-1966),內(nèi)容涉及識字教育、掃盲教育、農(nóng)民教育、職工教育等領域的政策頒布和推進,特征則表現(xiàn)為理論研究的瑣碎與零星。其二是法治理論與實踐的異動期(1967-1976),主要關注對象仍以工農(nóng)教育、成人教育為主,但卻呈現(xiàn)出法治價值觀念的政治性和階級性的鮮明特征。其三為法治理論與實踐的創(chuàng)建期(1977-1999),關注內(nèi)容轉(zhuǎn)為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和立法化進程的推進,其鮮明的特征則是終身教育法制地位得以確立。其四是法治理論與實踐的深化期(2000年至今)。主要目標轉(zhuǎn)為國家終身教育立法提上議事日程、地方終身教育立法蓬勃開展,反映的是從中央到地方積極推進終身教育法制建設的共識與決心。70年共和國終身教育法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凸顯了中國終身教育從無到有、從封閉到開放、從引進模仿到獨立自主發(fā)展的本土化特征。
教育發(fā)展研究雜志要求:
{1}圖、表 、照片圖應清晰,線條圖用黑色筆在空白紙上準確繪出,另起一行附圖說明(文字要準確精練),并在文中插入位置寫明“見圖×”。
{2}本刊采用雙向匿名審稿制,自投稿之日起,三個月未接到用稿通知,可另投他刊。
{3}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本刊對稿件的審理實行同行專家匿名審理辦法,如稿件寄出3個月未收到采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
{4}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專業(yè)領域、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lián)系電話(包括手機)、E-mail 地址等。
{5}屬于基金資助項目成果的論文需注明:基金名稱、項目編號。本刊優(yōu)先錄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成果論文。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