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心臟再同步化治療 植入式除顫儀 起搏器
摘要:目的探討由單腔或雙腔起搏器升級為三腔起搏器后患者的預后。方法本研究納入2010年至2015年武漢亞洲心臟病醫(yī)院植入CRT(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起搏器的患者。初次植入CRT組共108例,升級為CRT組共106例。其中升級為CRT-D組43例,升級為CRT-P組63例。隨訪三年。一級終點事件為全因死亡率。二級終點事件為因心衰加重而導致的住院,MACE事件(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冠脈綜合征、室速或室顫、房顫)。結果和初次植入CRT組比較,升級組全因死亡率更高(HR:1.835,95%CI:1.053-3.198,p=0.032),心衰住院率更高(HR:1.637,95%CI:1.131-2.370,p=0.009),MACE事件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923)。升級為CRT-D組和升級為CRT-P組比較,全因死亡率更低(HR:0.361,95%CI:0.162-0.801,p=0.012),心衰住院率更低(HR:0.462,95%CI:0.271-0.790,p=0.005),MACE事件更低(HR:0.480,95%CI:0.261-0.886,p=0.019)。結論和初次植入CRT組比較,升級組全因死亡率更高,因心衰導致的住院率也更高,但MACE事件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升級為CRT-D組和升級為CRT-P組比較,全因死亡率、心衰住院率和MACE事件更低。
臨床心電學雜志要求:
{1}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稱、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lián)系電話、電子信箱等。
{2}編輯部收到文稿后立即登記編號并通過作者投稿電子信箱回復,在收到回復的3個工作日內,如果沒有收到修改或錄用通知,說明文稿尚在處理之中,作者如欲另投他刊,請務必先與本編輯部聯(lián)系。
{3}正文標題與層次:文內標題力求簡潔、明確,層次一般不超過4級。論文各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號,如“1”,“1.1”,“1.1.1”等。
{4}參考文獻只選最主要的,并且在正式出版物上發(fā)表的文獻,論著3-15篇為宜。
{5}摘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做主語,50-200字為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