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流通貨幣 珠圈 版別 官錢局 清代晚期
摘要:<正>一奏請籌鑄銀幣清代晚期,流通貨幣中制錢嚴重缺乏已成為全國性的問題,故中央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私運、外販制錢現(xiàn)象,認為是造成制錢緊缺的重要原因。光緒二十二年(1896)初,安徽巡撫福潤奏《安徽制錢缺少,查禁私運外販,并請各省一體嚴禁》一折。正月十二日奉上諭:"據(jù)稱近日安徽省制錢驟形短少,兵民受累,由于匪徒串通奸商運出銷毀轉售。并聞有洋商暗中收買,由輪船運往外洋,該省業(yè)經(jīng)拿獲奸商懲辦。此等情
上海文博論叢雜志要求:
{1}圖、表請用計算機繪制,力求少而小,點線規(guī)范、清晰、精細,表需采用三線表,圖、表應有序號和圖題、表題。
{2}嚴禁一稿多投遞;如果一個月未獲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
{3}一級標題用一、二、三……;二級標題用(一)、(二)、(三)……;三級標題用阿拉伯數(shù)字編號1.、2.、3.……;四級標題用(1)、(2)、(3)……。
{4}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種文獻,則使用首次出現(xiàn)的序號,并在序號的[]外直接著錄引文頁碼(不加括號或P)。
{5}摘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zhì)性內(nèi)容,以150字左右為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