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生物運動 特征識別 雙通路模型 顳上溝
摘要:識別其他生物體的運動對于個體的生存和社會交互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基于生物運動識別的行為學、心理物理學、腦損傷和精神障礙研究介紹了生物運動識別的一些特性和影響因素;然后基于神經(jīng)影像學、腦損傷和神經(jīng)電生理學研究從視覺系統(tǒng)背腹側雙通路加工的角度,梳理了其信息加工機制的進展;最后對生物運動識別信息加工神經(jīng)機制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點建議,并指出研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雜志要求:
{1}凡屬基金資助、國家攻關項目請寫明基金項目名稱、編號,標注在首頁下,并請附有關證明材料。
{2}編輯部對錄用文稿將做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與加工。文稿自收到之日起3個月內未接到錄用通知的,作者可另投他刊。
{3}文后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應嚴格執(zhí)行國家標準《GB/T 7714——2015信息與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
{4}摘要以提供文章內容的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章重要內容,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能夠脫離全文閱讀而不影響理解。
{5}作者在稿件上要寫明自己的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區(qū)名、郵政編碼、聯(lián)系電話,有條件的,可附上電子郵件地址。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