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龍血樹 龍血竭 苯丙氨酸解氨酶 基因克隆 基源鑒定
摘要:該研究以3種龍血樹(劍葉龍血樹、海南龍血樹和巖棕)的DNA和總RNA為模板,采用同源克隆法克隆龍血竭3種基源植物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基因PAL,利用DNAMAN、MEGA7等軟件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以探討龍血竭3種基源植物的分子鑒定方法,為生產(chǎn)實際中對不同來源的龍血竭原料的鑒定提供理論依據(jù)。結(jié)果表明:(1)在龍血竭3種基源植物中分別獲得長度為718 bp的PAL片段,序列分析發(fā)現(xiàn),3種龍血樹PAL片段高度一致(99.69%),僅存在5處堿基突變;系統(tǒng)進化分析表明,龍血樹PAL片段與百合科植物PAL基因聚為一類。(2)RT-PCR分析發(fā)現(xiàn),PAL基因在3種龍血樹的根、莖、葉中均有表達,同種龍血樹不同組織的表達量差異較小,且PAL基因在巖棕中的表達量較高,在劍葉龍血樹和海南龍血樹中表達量較低。(3)利用保守引物進行分子鑒定發(fā)現(xiàn),同種龍血樹PAL序列一致,3種龍血樹PAL片段存在5處堿基突變,且這些堿基突變?yōu)榉€(wěn)定遺傳,表明3種龍血樹PAL基因高度保守。(4)根據(jù)突變位點建立了龍血竭3種基源植物的分子鑒定方法,進一步分子鑒定結(jié)果表明,劍葉龍血樹的堿基位置為GCGGG,海南龍血樹的堿基位置為CTGGC,巖棕的堿基位置為GTTTG。該研究結(jié)果為龍血竭原材料溯源和質(zhì)量控制奠定了理論與技術(shù)基礎(chǔ)。
西北植物學報雜志要求:
(1)來稿應具科學性、邏輯性并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2)參考文獻:論文中直接或間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均需標注參考文獻。
(3)請在來稿首頁的題目、姓名下面列出文章的內(nèi)容提要和關(guān)鍵詞。內(nèi)容提要一般不應超過300字,但也不宜過短,關(guān)鍵詞2-5條。
(4)來稿注明作者簡介,格式如下:姓名(出生年一),性別,民族(漢族可略),籍貫(省及市、縣),職稱,學歷,研究方向或主要從事的工作,供職單位任職。
(5)來稿如系基金資助產(chǎn)出的文章,還應注明基金項目的具體名稱和項目編號。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