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并發(fā)癥 側方成角
摘要:目的通過對不同平面術后冠狀面Cobb大小的比較,分析胸腰段骨折前路手術切口平面是否導致術后脊柱側方成角。方法回顧分析2004年5月一2008年1月經前路治療的胸腰椎骨折并獲得隨訪的154例患者,測量術前、術后、隨訪時脊柱冠狀面Cobb角以及術后正位X線片上椎體螺釘與相應終板的夾角。根據骨折錐體平面與切口平面的關系分為兩組:切口平面≥2個椎體節(jié)段平面組和切口平面≤1個椎體節(jié)段平面組。結果154例患者隨訪6~47個月,平均37個月。所有患者術后出現了明顯的側方成角(P〈0.01),隨訪時側方成角無加重(P〉0.05)。切口平面≤1個椎體節(jié)段組與切口平面/〉2個椎體節(jié)段組術前冠狀面Cobb角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和隨訪時的冠狀面Cobb角明顯增大(P〈0.01)。切口平面≥2個椎體節(jié)段組比切口平面≤1個椎體節(jié)段組的上釘A或B更平行于終板(P〈0.01),而下釘C或D與終板平行程度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切口平面≤1個椎體節(jié)段組比切口平面≥2個椎體節(jié)段術后更容易出現脊柱側方成角;切口平面≤1個椎體節(jié)段組對近端的椎體螺釘A、B的進釘方向有明顯影響;其可能間接導致了術后脊柱的側方成角。
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要求:
{1}注釋用頁下腳注,每頁單獨排序,序號使用帶圈數字。
{2}文章應以分析和解決相關實際問題為目標,研究成果要有指導性、借鑒性、針對性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和實踐應用價值。
{3}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20字。應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避免使用未約定俗成的縮寫詞、字符、代號等。
{4}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一般應多于10篇,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標注(加方括號),并在文末按順序列出。作者、譯者、編者不超過3人時全部寫出,超過3人時只寫前3人,后加“等”。
{5}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過400字為宜。應以第3人稱的語氣書寫。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們”等作為陳述的主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