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面癱 健側 三維動態(tài)
摘要:目的基于面部三維動態(tài)定量分析系統(tǒng)(3-Dimensional Analysis System for Facial Motion,3D-ASFM)對健康受試者及面癱患者健側面部測量,探討面癱后健側面部靜態(tài)和動態(tài)指標的變化。方法納入23例單側面癱患者,匹配年齡相當?shù)慕】凳茉囌咦鳛閷φ?。同時納入74例不同年齡段的單側面癱患者。對所有受試者均進行面部主觀評估(House-Brackmann分級和Sunnybrook評分)和面部三維動態(tài)測量。比較面癱患者健側面部動靜態(tài)指標與正常人面部指標的差異。分析健側指標是否受年齡、性別、面癱程度及側別等影響。結果面癱患者健側靜態(tài)指標各數(shù)值均大于正常人。部分動態(tài)指標為面癱組大于對照組,余指標未見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與對照組相比,面癱后男女間上下瞼間距差異更明顯,但動態(tài)指標無顯著性差異。健側除了鼻唇溝寬度與年齡有一定正相關性外,余指標未明顯受年齡影響。不同面癱側別患者健側指標無顯著性差異。面癱的程度與健側指標無明顯相關性。結論面癱之后,患者健側面部無論是靜態(tài)還是運動均會發(fā)生改變,大部分改變與面癱程度、年齡、性別、側別等無關。
中華耳科學雜志要求:
{1}圖、表應隨文給出,先見文字后見圖、表,圖要用計算機繪制,坐標軸和曲線粗細要合適,曲線要比坐標軸稍粗,坐標圖標目中的量和單位符號應齊全。文稿中表格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
{2}來稿作者對文稿的真實性和保密性負責。
{3}稿件首頁內容包括題名,每位作者的姓名、學歷、技術職稱及工作單位,負責與編輯部聯(lián)系的通訊作者的姓名及其詳細通訊地址、電話、傳真和Email,并標明正文字數(shù)、表數(shù)及圖數(shù)。
{4}文中出現(xiàn)的次序號,在引文末右上角方括號內注明,參考文獻著錄書寫格式、間隔符號必須按照本刊規(guī)定。
{5}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要著重反映文章的新內容和主要觀點,一般不超過300字。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